杨晓伟

杨晓伟

男、博士,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2019年被共青团浙江省委聘为浙江青年讲师团成员,2023年7月被嘉兴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聘为第四届理事会特邀研究员,2023年9月入选首批浙江省152党史人才业务骨干,2024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通讯评审专家) ;主要以跨学科视阈研究中共党史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新民学会等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宏观、中观及微观问题

近年来承担课题:

1.202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凝练研究”(项目号:21BDJ089),在研中;

2.2017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新民学会”(项目号:17FDJ004),已结项;

3.2016年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重点项目“五四时期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项目号:16NDJC011Z),已结项;

4.2021年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一般项目“看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科技变量”(项目号:21LLXC020YB),已结项;

主要成果

(一)论文:

1.《“历史苦难”教育对于革命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CSSCI)2025年第3期;

2.《发展耐心资本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浙江日报》理论版2025年4月14日;

3.《青年毛泽东以唤醒民众为主旨的政治启蒙实践》,《毛泽东思想研究》2023年第3期;

4.《党百年奋斗铸就的精神史诗》,《光明日报》(权威报纸)2021年10月22日;

5.《“人地关系”视角下中共革命精神的内涵认知与科学命名》,《党史研究与教学》(CSSCI)2020年第5期;

6.《看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科技变量》,《光明日报》(权威报纸)2020年6月24日;

7.《红船精神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光明日报》(权威报纸)2018年2月2日;

8.《十八大以来红船精神研究代表性观点述要》,《光明日报》(权威报纸)2017年11月21日;

9.《基于意象思维的红船精神命名中共建党精神的合理性》,《毛泽东思想研究》(北大核心),2017年第6期;

10.《新民学会会员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印迹及其精神的当代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北大核心),2016年第2期;

11.《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入心”路径探析——以高校“概论”课为个案》,《嘉兴大学学报》(单位认定的二级期刊)2016年第3期;

12.《党政官微建设要讲政治》,《浙江日报》理论版2016年4月22日

(二)著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形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二作),该著作2014年度被列为湖南省县处级以上干部培训学习教材;

2.吕延勤,赵金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红船精神》,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本人在其中撰写第三章);

3.“浙江省红船精神研究”课题组:《红船精神:历史地位、当代意义及永恒价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本人在其中撰写第六章)。

(三)咨询报告

1.2022年上半年,所写的咨询报告被国家部委采用(涉密)。

教学

1.本人作为团队主讲教师之一参与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课程建设,主讲第四章“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截至目前,该门课程先后获平台“混合式精品课程top100”“十万金课”等荣誉并入选国家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来自全国294所高校14余万名学生完成了课程的学习;

2.开发、申报成功两门人文通识公共选修课:“青年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医与文化自信”,受到学生热选与好评;

3.社会宣讲方面,在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干部学院等地为清华大学、中国教育科学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广东省社科联、宁夏大学、江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广东核工业公司、华为荣耀公司、中海油集团等各级高校、党校、企业的党员干部群体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中共一大启示录》《红船精神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信仰的力量》《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学习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等主题党课200多场次,受到学员高度评价。

所获荣誉及奖项

1.2017年10月20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入心”路径探析——以高校“概论”课为个案》获(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嘉兴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18年11月14日,《基于意象思维的红船精神命名中共建党精神的合理性》获(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嘉兴市第二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2018年6月20日,《党政官微:红船精神网络弘扬阵地的重要载体》获全国首届红船论坛三等奖;

4.2020年12月,《红船精神:历史地位、当代意义及永恒价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本人在其中撰写第六章),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著作类二等奖;

5.2021年6月19日,《“近代史共识”视阈中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逻辑关系再阐释》,获第四届全国红船论坛二等奖;

6.2021年9月14日,《“人地关系”视角下中共革命精神的内涵认知与科学命名》获(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嘉兴市第二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2022年,获得嘉兴大学优秀教师荣誉;

8.2023年7月,被嘉兴市党的建设委员会聘为嘉兴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特邀研究员(聘期5年);

9.2023年9月,入选首批浙江省152党史人才业务骨干。

 

版权所有 © 2021 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嘉兴大学梁林校区17号楼(厚德楼)第三层 电话:0573-83642646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9802000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