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荟萃

科研成果|我院教师许惠芬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


 

 

探索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   实现立德树人核心目标

《光明日报》( 20220613 10版)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高校,嘉兴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秉承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践行求是求真求正的校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觉肩负起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使命,立足学科支撑,坚持课堂主导,强化实践渗透,把立德树人融入实践教育之中,探索红船精神+”课程思政的三联动模式,以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优化,更好地培育有信仰、善创新、乐奉献的时代新人。

立足学科支撑,推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联动

学院深入挖掘地方历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集聚的优势,坚持学科与思政同向同行、立德与树人双管齐下,持续推进以红船精神学术研究支撑课程思政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以红船精神教学研究带动课程思政模式创新。

学院充分发挥红色根脉的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围绕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从红色基因中挖掘新时代内涵,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养分,融入青年一代的血脉。学院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以及公益活动,在一线和实践中领悟志愿服务精神,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组建学生宣讲团,将红色故事、基层奋斗故事讲给青年人听,努力做到以新型思政课凝聚共同富裕、共同奋斗的青春共识,让青年人感悟党的为民情怀,以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

学院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成立红船精神+”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红船精神+”德育教材建设研究基地,拓展更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坚持课堂主导,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联动

学院积极深入研究和把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一般规律,营造大思政育人氛围,把红船精神具象化为育人元素、活动、课程和资源,以发扬好、传承好、落实好红船精神。

学院着力构建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特点的思政课程体系,大一开设《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必修课、《红船精神青春实践》实践课,大二开设《红船领航中国梦》形势政策课、红船精神+”通识课程,大三和大四开设红船精神+”专业课程、红船驶进青春梦系列微讲堂、红船精神在线选修课程。

学院以红色剧演+思政教育盘活思政课堂,在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思政教学中,引导师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学院通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话剧《初心》系列作品,把嘉兴南湖红船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培养更多有信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年轻人;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学院还筹建了红课工作室,开发红船精神+”系列课程,积极推动红船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强化实践渗透,推动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相联动

学院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青年学子教学规律,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与红船精神的联动。

致力于以物化文、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学院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培养一批又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科人才作出不懈努力。学院先后建设红船先锋营,开展红色原典阅读、红船精神理论征文等活动,举办红色忘年交结对、重走一大路等主题活动,以培育红色文化育人精品,打造红色文化校园。

学院高度注重实践平台搭建,落细落深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紧密结合专业教学,强化课程设计、优化课程内容。积极拓展校外实践资源,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建立23个校外实践基地。

 

版权所有 © 2021 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嘉兴大学梁林校区17号楼(厚德楼)第三层 电话:0573-83642646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9802000391号